疫情期间搭乘美国境内班机是种什么样的体验?机场航司防疫、消毒液携带规定、感染风险

最近更新:2020年10月

美国疫情自三月中爆发至今,每日新增确诊数依然在数万例之多,要说已经完全摆脱疫情的阴霾绝对是言之过早。然而随着各种商业活动与交通旅行逐渐恢复营运,如果你有在考虑跨出家门、有着看看外头现在是什么情况的意图,这一篇条列式和大家分享九月初时我搭美国国内班机的经验,包括航空公司与机场 TSA 如何做防疫、有什么样的新规定需要大家遵守、是否可以随身携带酒精或消毒液上机等等问题释疑。

对于必须取消或自主取消的行程,民众该如何将自己的损失降至最低?其实,只要刷对信用卡,利用那些银行不会主动告诉你的信用卡隐藏版旅行福利,也是能为自己的钱包止血的!


1. 机场方面的规定

进入机场航厦内规定全面要戴上口罩或面罩、必须能够屏蔽口鼻。而各个机场的防疫设备完善程度不一定,不过一定有众多的酒精消毒站、六呎的社交隔离标示与指示。

机场设施:我这次待的四间机场,南加安大略机场、北加 Oakland 机场、西雅图国际机场、波特兰国际机场里面,大部分餐厅、咖啡店(星巴克)、杂货礼品店都有营业,但贵宾室并没有开。


2. 进入安检进程的规定

和先前相差不多,还是要脱鞋、脱外套、脱帽。做安检之前的身份核对检查时,旅客已经不用把驾照和登机牌递给 TSA 人员,而是将其放在阅读器上,并手持证件,置于官员视线内,以便进行目视检查。TSA 人员会要求旅客把口罩先拉下来以方便进行容貌比对。


3. 是否可以随身携带手部消毒液?

TSA 现在允许民众随身携带手部消毒液 (Hand Sanitizer),可以携带的物品如下:

  • 每位旅客随身可带一瓶手部消毒液,最多 12 盎司(约 350 ml),需要另外进行检查(我的经验是被安检人员照 X 光检查地非常久,来来回回地扫)

⚠️要注意的是,12 盎司的限制也适用于容器本身。也就是说,即使消毒液本身体积只有 12 盎司,如果装着消毒液的容器超过 12 盎司算违规,需要当场弃置。

  • 欢迎携带消毒纸巾,可以一整罐/一整包带着没关系。
  • 至于其他液体/胶状物还是按照原本的规定,不得超过 3.4 盎司(约 100 ml),且必须装在 Quart Size 的收纳袋中。
  • 事先把口袋里的东西都放进登机行李或手提袋中,这样就可以减少与置物盒接触的机会,降低感染风险。


4. 我可以用旧驾照登机吗?过期驾照可以登机吗?

目前因为疫情关系,政府全面延迟实施 Real ID 政策,延到 2021/10/1。假如驾照在 2020/3/1 之后过期的话不用太紧张,TSA 还是允许旅客持有过期一年内的驾照登机。


新冠疫情旅游保险赔吗?一般旅游保险承保范围

通常情况下,旅游保险承保这四个部分:行程取消、行程中断、医疗运送和紧急医疗费用。如果旅客想要取消行程,并且获得100%赔付(包括保费),那么旅客取消行程的理由必须是保单所列出的赔付理由之一。由于新冠疫情属于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,不在常规的保险理赔理由中,但鉴于突发情况,不少保险公司此次都对疫情作出了单独的回应,制定新的政策。 现在网上已有工具让民众在线就能询价报价旅行保险,点击地图查找居住州,就能看到该州排名前几的旅游保险公司。建议旅客们从各州排名前几的保险公司入手,咨询各保险公司针对疫情的赔付政策,货比三家后,结合自身旅行情况进行购买。


5. 航空公司的搭机规定

我这次搭乘的是西南航空,西南航空有规定一定要戴「口罩」,丝巾、头巾等屏蔽物不可,带有透气阀的口罩也不可。如果真的没有口罩,地勤人员有备用提供(但不知道是否收费)。

  • 西南航空采取隔座制(陌生旅客之间需要隔一个空位),但一家人可以挨着坐一起。
  • 除非是饮食饮水,否则搭机时间全程都需要戴着口罩。
  • 登机或下机时都不需要测量体温。
  • 因为我是短程航线,故不提供餐点。主动要求的话会提供饮水以及小点心。


6. 各机场的 TSA 人员感染现况

这次经验下来,机场内部人数大幅减半,不仅旅客减少,机场内的工作人员也大幅减少,因此机场显得相当空荡。

TSA 有整理了一份表格,每日更新美国各机场 TSA 工作人员的染疫状况。截至 2020/10/6,有两座机场有超过百位 TSA 人员确诊,分别是纽约甘迺迪国际机场和迈阿密国际机场;至于洛杉矶国际机场 (LAX) 则有近 60 位 TSA 人员确诊。



从结束搭机旅行到现在已经两周,目前是没有染病的症状,但这不代表可以轻忽大意。别忘了最好的防疫从每个人做起,勤洗手、出入公共场合戴口罩、保持社交距离,遵守防疫规定,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。


收藏 (4)
点赞 (5)
微信分享
來自台北,現居洛杉磯。寫過上百篇(你可能都看過的)美國移民生活遊玩攻略,累計文章瀏覽人次破千萬。我的 IG 很好吃: http://bit.ly/2PFRDuY